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1久别重逢 (第6/15页)
得很专注,点头:「的确。」 「我们一开始不急着讲科技能改变什麽。」 李诺伊切到下一页,画面换成一张孩子坐在简单书桌前、桌上只有一台普通笔电的照片。 「我们先讲学习情境。」 她说到这里,视线又回到陈瑞希身上。 「根据云梯过去的品牌定位,我们抓了几个关键字——跨国师资非同步弹X课程个人进度化学习教练AI融入全球化课程网络。」李诺伊一边念,一边把这些字写在画面的角落,「我们想把这几个点,包装成一个故事。」 她在地图样的简报页上拉出几条线,从台北延伸到洛杉矶、l敦、新加坡,「让学习变成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对话,而不是只是学生对着萤幕按下一个播放键。」 李诺伊在报告时整个人完全进入工作状态,逻辑清楚、语气稳定,节奏掌握得刚好。 然而陈瑞希在某个瞬间,产生一种奇异的既视感,每次在解说概念时总是一本正经、却又会不时抬眼确认她是不是跟得上的表情,跟十二年前在走廊墙边,一题一题替她讲解数学时没有太大差别。 那时候的她们,也曾对着同一张纸,用力想把一个难题解开, 只是那时候解的是考题,现在解的是论坛与品牌。 「这一页我想补一个小段。」 陈瑞希举手cHa话,指向萤幕右下角空着的一格:「我想呈现一个关於学习教练的情境。我们平台之前有个新加坡大学生,在课上被哈佛化学系老师鼓励,老师跟她说——你有犯错的权利。她说那句话颠覆她一直以来对学习的想像。」 「可以犯错……」李诺伊在iPad上写下四个字,「陈总觉得,这是不是现在亚洲家长跟老师最少给孩子的?」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